可爱的足球 热爱的城市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网APP
2025-11-03金年会,金年会体育,金年会体育app,金年会体育官方网站,金年会注册,金年会最新入口,金年会APP11月2日晚,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联赛决赛在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举行,赣州队以总比分3∶0战胜宜春队,登上冠军领奖台。记者 杨继红摄
古老的宋城曾留下辛弃疾的感叹,今天的赣州青春勃发,章江贡水合流之所处,正是万众瞩目之所在。11月2日晚,赣超决赛第二回合在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举行,43619名各地球迷涌入球场,共同见证了赣州队的登顶,2025年赣超圆满落幕。
章贡合流,始称赣江,由南到北的流淌,塑成赣鄱的模样。沿着光阴的河流,由夏到秋,66场比赛,11座城市,551名球员,123万人次现场观赛,超百亿人次传播,2025年赣超刷出的“大数据”,在此时凝华成星辰,熠熠生辉。
2025年赣超,是江西足球的破冰之旅,更是中国草根足球的创新实践。它以纯粹的热爱点燃了全民激情,以文化的力量凝聚了社会共识,以融合的智慧激活了发展动能。
犹记得揭幕战,南昌八一体育场的夜空下,1.4万余名球迷用手机灯光汇成星河,与景德镇队守门员扑出必进球后高扬的双臂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犹记得10月4日半决赛首回合,在九江开往赣州的球迷专列上,1700名身穿蓝色球衣的球迷高唱战歌,窗外是飞驰而过的绿水青山。
“江上风潮中,我们看见了来自九江的烛火,映照白司马草堂千年的孤怀;抚州的书声,也在庐山云烟间回响,与君城楼之月并照江天。”这是10月19日赛后抚州球迷对九江的依依惜别。从滕王阁到仙女湖,从龙珠阁到郁孤台,从状元洲到白鹭洲,从牡丹亭到浔阳楼,足球,是城市间的鱼雁传书。
9月20日,八强淘汰赛第一回合南昌迎战赣州的那个夜晚,江西省奥体中心的看台上,5万余人的呐喊响彻云霄,创下赣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这个数字背后,是整座城市被点燃的热辣滚烫。
南昌的英雄红、九江的蓝色浪、景德镇的橙色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色彩,每片看台都有独特的声浪。
以钢立市的新余队常带着钢铁的坚韧,每一脚解围都铿锵如锻打;上饶的球风总透着信江的灵动,传切配合如潮汐般起伏有致;临川古城墙下的防守密不透风,仿佛延续着千年前的守望执念。
看台上飘扬的旗帜,是城市流动的血液;响彻全场的助威,是穿越街巷的现代民谣。足球,正成为江西城市文化的新载体。
在景德镇主场,火焰映照着瓷都的千年窑变;而在宜春的看台上,球迷们的欢呼声与明月山的清风交织缠绵。
赣超是赣鄱大地的微缩剧场。90分钟里,你能看见九江码头的传承,感受到赣州商路传统的沉淀,领略到省会南昌的包容。萍乡对赣州的那记补时绝杀球里,藏着城市永不放弃的勇气;景德镇队多次上演门线解围,映照着市井巷陌的坚忍本色;半决赛宜春队与抚州队的点球大战,支撑球员的不只是肌肉记忆,更有地域文化积淀的韧性。
当会昌县小学体育教师、赣州队28号卢欣以12粒进球闪耀射手榜时,他的身份不只是球员,还是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草根英雄。他进的每一个球,都不只是为了冠军奖杯,更是为了让那群在操场上等着他的孩子们相信:人生一定要有梦想,每个人都可以闪闪发光。
赣超赛场没有天价外援,没有职业巨星,只有教师、医生、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在九江队,40岁的皮思维踢的是他第一届可能也是最后一届赣超;而章宇涛参加第一场比赛时,还未满17岁;南昌队的徐子皓,在比赛结束后,又回到南昌二中的课堂。
足球教会人们的,正是如何跌倒后爬起,如何在注定会有遗憾的竞争中,依然选择努力奔跑。
人生赛场,让平凡的他们变得不凡。展望未来,每一个历经淬炼的你我他,会让中国更加不凡。
红色基因催生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从南昌城头的第一枪,到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再到赣南中央苏区的筚路蓝缕,江西人骨子里镌刻着不屈与坚韧。红色文化植入赣超赛事成为特别亮点,赣州主场4万球迷齐唱《十送红军》,吉安万人同歌《映山红》,南昌5万人共唱《团结就是力量》,九江主场《为了谁》的情景演出唤醒九八抗洪集体记忆……红色浪漫与足球奔放催生化学反应,令南来北往的省外球迷亦共情动容。
赣超特色,还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赣超打破“只有职业联赛才有球市”“只有体育部门才能办赛”的固有认知,通过顶层设计将文体旅商“边边角角”的资源合纵连横为发展动能。没有顶级职业球队,但赣超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各行各业足球爱好者参与,球员出身草根,全民可做球迷。当人们投入其中,忘记了生活的庸常、个人的烦恼,记住了比自身更庞大的情感:团队的荣耀、城市的骄傲、文化的认同,以及那种与素昧平生之人因同一份热爱而紧密相连的归属感。
赣超特色,还有文体旅“混搭”而成新名片。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当足球与文旅相遇,各设区市创造性地将赣超赛事与地方文旅资源融合。赣州赛区发放300万元消费券,联动51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凭票免门票政策,创造经济效益2.3亿元;新余3场比赛带动周边消费超5500万元,吉安队首个主场使当地特产展销区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据统计,赛事期间全省260家景区出台优惠政策,游客量同比提升10%以上……这是江西山水、文化在国人面前的一记精彩“得分”。
我们以“为城而战”的情感共鸣为核心,通过主流与民间的协同创作,借助“体育+”的融合策略,最终实现了从一场体育赛事到一场文化现象的跨越。据不完全统计,社交媒体“赣超”线亿次。
江西日报社全方位投入赣超报道,将赣超报道顶层设计为报社系统性变革的检阅场,跨媒体形态、跨部门组建了“赣超报道专班”。江西日报常态化开设“赣超进行时”专栏;集团所属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江南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等“大端大号”对所有轮次均进行了直播,并“拆条”在社交媒体实现裂变式传播;信息日报每周出版的《赣超特刊》风靡比赛现场。
特别是在各关键阶段,江西日报发挥评论权威公信力强、理论深厚说服力强的优势,及时发声。比如开赛之初,推出评论《以足球之名,让城市的心跳更猛烈》《赣超肯定越来越精彩》;在比赛渐入佳境时,推出评论《万人同频的心跳,就是赣鄱的脉动》《城市文化与足球魅力的双向奔赴》;在观念破局阶段,推出评论《以体促融,开启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赣超热的冷思考》;当一赛区出现不文明行为,第一时间推出评论《让文明观赛成为赣鄱美丽风景线》,引导球迷文化;注意到看台上的横幅各具地域文化特色,推出评论《当看台成为赣鄱文明的鲜活展台》;在赣超迎来开赛100天的里程碑时,推出评论《赣超100天,我们收获了什么》;决赛前夜,发表评论《冠军只有一个,胜利者却有很多》……
要论对赣超的热爱,奔波赛场、熬夜编排的老记小编绝对可以站头排。这或许就是人生真实的写照,我们都在有限的时空里,追逐一个会呼吸的梦想。
终场哨响,胜负定格,但真正留下的,是又一段注入城市记忆的光阴。那被无数脚步磨亮的看台台阶,那飘散在夜空中的呐喊,那赛后相约夜宵的陌生人……所有这些碎片,共同拼贴出赣超生动的高光图谱。
赣超南昌队的主场搬迁至江西省奥体中心之后,曾经的主场八一体育场并没有闲着。
“加油,必胜!”11月1日17时,八一体育场,“南昌的哥足球队”在开赛前围成一圈,伸出右手叠在一起,同声呐喊为即将开哨的比赛鼓劲。他们参加的是2025年江西省足球联赛(南昌赛区)U45超级联赛,共有13支来自南昌市及周边丰城、樟树等城市的草根足球队参赛。
赣超要成为江西足球的职业孵化器。多支球队已与高校、青训基地共建梯队,计划对接中冠、中乙联赛;女足U16挺进全运会决赛的突破,更让江西看到“从草根到职业”的可能;1600所中小学足球课程、2万注册青少年球员的数据,已为“金字塔”埋下基石。那些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少年,或许就是江西足球未来的希望。
赛事落幕,但绿茵场上点燃的火炬不会熄灭,那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团结协作、勇于突破的精神,正汇聚成江西迈向未来的磅礴动力。奋进“十四五”,迈向“十五五”,赣超证明,当每一座城都为梦想而战,当每一个人都成为家乡的“第十二人”,高质量发展便拥有了深厚的土壤。新蓝图将开篇,新征程将开启。江西要把自身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找准坐标定位、锚定使命任务,为实现“十五五”宏伟蓝图贡献江西力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